欧陆注册前不久,几场秋雨降临银川,兴庆区正义巷小区有3户顶层住户家中出现漏水问题,而楼顶防水工程刚完工仅4个月。“你看看,卧室天花板持续滴水,墙面被泡得起皱脱皮,刚叠好的被褥沾满水渍,雨水顺着室内石膏线不断流。”住户们看着受损的家居环境,气愤地说。对此,施工方却认为,改造范围不含住户室内,拒绝承担责任。双方各执一词、互不相让。
面对这一矛盾,兴庆区文化街街道山河湾社区治保委迅速响应,启动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下的“三步解纷法”,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。“大家先别纠结对错,坐下来好好沟通!”治保委成员与网格员分成三组,按照“一般矛盾纠纷日查日结,疑难问题日查周结”的要求展开入户摸排。

有的住户刚完成房屋粉刷,如今墙面受损严重;有的住户因墙面渗水,导致墙皮鼓包,情绪格外激动。治保委委员们一一记录下住户的实际困难,耐心安抚大家的焦虑与不满。同时,联合施工方技术员、住户代表、百姓监督员现场勘察,多方会诊,明确责任归属。
经过细致排查,最终确定漏水症结:改造过程中,施工方未对住户阳台出水口与公共屋顶的衔接处进行加固处理。治保委随即通过文化街街道综治中心对接街道司法所,邀请人民调解员及“法律明白人”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。人民调解员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关于相邻权和工程责任的相关条款,向双方详细解读法律规定,明确指出施工方需承担此次漏雨问题的主体修复责任。清晰的法律依据不仅回应了住户的疑虑,也让施工方心服口服,不再推诿扯皮。

经过充分沟通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:施工方在2日内完成楼顶雨落管道维修及防水补修工作,彻底解决漏水问题。为了让维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,治保委还启动了“回头看”机制,安排治保委委员、网格员每日跟踪施工进度,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。后续,治保委还邀请居民和施工方代表召开“小院议事会”“板凳议事会”,明确后续问题处理流程与对接人员,从“解一案”延伸到“治一片”。
截至目前,山河湾社区12345投诉转办率下降60%,矛盾解决满意率100%,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支持率显著提升。正如协商议事室墙面上的标语所言:“替群众办事,为群众奔走。”这既是“塞上枫桥”机制的温度,也是山河湾社区治保委基层治理的初心与担当。





